摘要:苏北野生动物园2003年建成开放,当时根据省内南北挂钩的精神,由南京市红山动物园、园林实业总公司、玄武湖公园与淮安市樱花园等单位合作共建。虽然简介的牌子上写,动物园分为什么鸟禽类展区、灵长类展区云云,又有狮吼岭、虎啸山、象鼻山等场馆。...
现在的淮安市动物园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健康西路198号,占地约25公顷,2012年建成开放。是的,这是个搬过的动物园
。
淮安动物园最初也用过“生态动物园”的名字。这是园内“淮安市永久性绿地”标志碑
淮安动物园的变迁
淮安动物园最早的前身源自1958年,当时常州一王姓人士经营的“福兴动物园”来淮阴展览。1960年,这个私营动物园收归淮阴园林管理所,动物安置在城南公园展出。
1977年在南园(今楚秀园)西南部,选址征地筹建新园。1982年淮阴动物园
(注:2001年,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此前的淮安动物园叫“淮阴动物园”)对外开放,为江苏省内首个独立对外开放的综合性动物园
(当时南京的动物园属于玄武湖公园,苏州的动物园属于东园,无锡的属于锡惠公园......都不是独立的动物园)。至1997年底,动物园占地5公顷,拥各种动物44种318只。
淮阴动物园时期的水禽湖旧影 来源:《淮阴市城乡建设志》
2012年,动物园搬迁至现址。
新的淮安动物园,还接收了淮安樱花园饲养展出的、原苏北野生动物园遗留的动物。苏北野生动物园2003年建成开放,当时根据省内南北挂钩的精神,由南京市红山动物园、园林实业总公司、玄武湖公园与淮安市樱花园等单位合作共建。
本人收藏的苏北野生动物园门票
大门附近:不像“大动物园”的气质
淮安动物园的大门(淮海西路上),给我有一种......相当独特的感觉。
左边,售票处顶上搞了堆假山的造型;右边,搞了一个大大的“Z”(ZOO的首字母);中间大门是钢结构,“淮安动物园”几个字非常大,下面还有块水墨风格的熊猫宣传画写着“文明让城市更美好”。
淮安动物园南门
这个风格,有点难以论说......
总之,大门挺宏大,却说不上有“气质”。
动物园门票30元。园内还有一处园中园,刚一进门左手边就是,名曰“海底世界”,票价25还是30忘记了。
门票正面
门票背面
一进大门,熊山直对着就出现在了眼前,可谓“开门见山”。当然这动物园绝不是因为小、空间局促,门口广场还是比较大的,右边也有片林荫地和小花坛。
门口的广场并不局促
再看动物园地图。
第一,我在地图上几乎看不出来哪条是贯穿全园的主路
淮安动物园地图,感觉路线很绕
另外,熊猫馆、鹿旁边的小路连接到园外,但这两处显然不是游客道路,管理通道就不需要放在导游图上了,避免让人以为此处可以通行。
比较科学的园路规划,要有一条贯穿全园的主路 每个展区分布在主园路附近,再有小路连接,这样游客只要沿着主路走、遇到展区走小路去参观、结束了再返回主路继续走,很顺畅
常州淹城野生动物世界地图
常州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步行区(地图右侧)就是典型的环形主园路设计,我转了一圈下来没有错过任何展区,体验不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城郊公园的土味和一点貌似先进的东西——泰州市动物园(下),一个没那么新的、不怎么大、普普通通的动物园,也是能让人不走冤枉路的。
但2012年新建的淮安动物园显然不是这样 我不可避免地来回绕了一些路
水禽湖另一侧的参观道地图上并没有标注,事实上,水禽湖整个一圈都有道路
地图上的场馆标注也很不清晰。
虽然简介的牌子上写,动物园分为什么鸟禽类展区、灵长类展区云云,又有狮吼岭、虎啸山、象鼻山等场馆。然而,地图上完全没有体现,除“水禽湖”、“百鸟园”几处,其余标注皆是动物名字。
这个展区,那个场馆,好像都有名字
但地图上完全没有出现以上的名字
简介里面的各种“展区”我觉得只是叫个名字而已,拿“鸟禽类展区”来说,水禽湖、百鸟园及周边那些和猛禽就不挨着;至于“杂食兽展区”我也不知是哪些。
倘若再看路牌,名字更乱了,一种动物就是一个馆......
名称都没统一,或者说就没有“展区”的概念
熊山:几乎被参观道包围
熊山运动场很大,分了黑熊、棕熊两部分,黑熊运动场大不少,黑熊正扒着铁架子休息。
运动场隔障是水沟+电网,参观道和运动场地势有落差,但游客观察的视角基本是平时,熊不是在坑底下
这铁架子吧,我也不知道有啥用处,攀爬——形状又不像个树也不像块石头,有什么可爬的?休息——几根管子,不能躺不能趴的。
到底有什么功能,我也不明白
运动场里有树,底部却围了电网,显然不让熊爬树。“霜落熊升树”,自然界里本来正常的行为,动物园却容不下?
这几棵树不让爬,也没有其他与树相仿的栖架满足。 此举并非不知熊有善攀爬的天性,正是知道它有这天性才要防着、限制,而不是满足
铁架子不是替代,明明是讽刺
其实树在此有别的功能:树荫。其他场馆也能明显看出来,树荫乘凉的用意。
熊山旁边出现了以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看,旁边椅子上坐着谁?
是他就是他,我们的老铁光头强
往后看会发现,淮安动物园很喜欢搞各种各样的卡通造型长凳。光头强往这一坐,大强看熊大熊二的场景有了。
谁坐在那里,便可得到光头强的陪伴
走一圈我发现,除了室内兽舍那侧, 整个运动场几乎都被参观道包围,180度无遮挡无死角,熊的一举一动全部暴露在人们面前
对于游客来讲, 走到哪个位置眼前都是同一幅场景
此处也是休息区,座椅上有遮阳棚
反正我啥也没看着—— 坡下位置,视线受限看不到坡上的熊
。
展窗边上,有什么能吸引熊过来人给看的呢?
玻璃这侧也有电网,也不能挨近多近
水池、栖架、躲避处、取食器...... 好吃好玩好睡的啥有用的玩意都没有 怎么指望它长时间在这里停留给游客看呢?
没看出来动物管理人员有尝试多做一些工作给动物创造更多机会激发天性、表现期望的行为,展示给游客
灵长类馆:正经搞才行
灵长类动物馆挨着熊山一侧。我先看到一个假山造型的建筑,我本以为从这个口进去,里面是室内展厅——我还是太年轻,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灵长类馆
此处不仅是展厅,更是——餐厅!
这个餐厅,不是正了八经的那种餐厅。靠灵长类笼舍玻璃一侧,放了几个座椅;另一侧是小卖部,卖水、卖烤肠、零食之类的东西,不过当天小卖部没开门。
左侧玻璃为灵长类笼舍,右侧是熊山
把小卖部、餐桌安排在这,必然是受了一些动物园“动物餐厅”的概念影响,也想搞个能边看动物、边吃东西的地方。可是,不正经八经搞就是不行。
这个室内廊道是游客参观的必经之路,坐那里吃东西、看动物,别的游客来来往往、人家进来也得看动物; 餐桌挡住了其他游客视线,人家要走到餐桌与餐桌间的空隙看,既拥挤,也影响吃东西的人
夏天,有能看动物的室内,难得的荫凉。由于游客所在室内光线较暗、笼舍光线明亮,大大减少了玻璃反光
游客“封闭”在室内廊道内,自然无法向动物投喂。但廊道很短,出去了,就没顶棚了,抛食进去并不困难——投喂是不好的,游客喂的吃的不适合动物。
灵长类馆外笼舍
灵长类馆与许多动物园的几乎无二,并没有什么亮点。一间一间的,下面玻璃+上方笼网,里面也有些绳索栖架,地面倒是土地、有的还长着草没搞成水泥。内舍房顶凸了一块出来,房顶平台猴子能够上去。
节尾狐猴
黑帽悬猴
笼舍里有些看上去像新添的丰容物。吊床、取食器、木头搭的栖架等。有几样,“丰容物”怕是要打引号,起码我看不懂。
吊床很受猴子喜爱,既是可以休息的平台,绳索摇晃也模拟了野外树上枝杈的晃动,可以表现猴子的平衡能力
比如这个取食器,大球上几个口,将食物切成小块放里面,猴子们想吃到就要滚动球、让食物从小口里掉出来。因为野外采食占了猴子大量时间,动物园处理好的饲料没几分钟就吃没了。取食器一能 延长动物取食时间、有事做、丰富本来无聊的笼舍生活 需要自己动脑动手,动物得以拥有自己应对的机会和能力
有用的前提是里面真的会天天放置食物
但这个取食器,它是铁球, 是不是忘记了大夏天室外太阳晒得上面,有多烫啊?
丰容得有依据,依据是动物的自然史
地上杵着四根短木头,捆了一圈绳子,这模拟的是啥?树?这么矮,怎么攀怎么爬怎么跳?这个“丰容物”有何依据,恕我眼拙,没看懂。
而且,有用的前提是里面真的会天天放置食物
饮料瓶做的取食器,但是标签应该撕下来吧,避免动物弄下来误食
还有一处我觉得不解,看这俩空调外机直接安装在动物笼舍里面。
我不知道这空调是室内兽舍里的、还是饲养员办公室里的,我也没注意当时空调是否在运行。我觉着吧,大夏天的,里面要是开空调,外机散发出来热气不成了给猴子“加温”了吗?
空调外机装在动物笼舍里?
难道当初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过空调安装的位置?恐怕还真没有,他们竟然还能把空调外机直接安在室内游客参观道上。
大象馆便是如此
灵长类馆二层平台:这视角有何独特?
灵长类馆走到头,又看到了楼梯(餐厅”入口旁边也有)。上楼梯,可以看灵长类馆二层——也就是前面说的“平台”上的视角。
楼梯,上二层
二层平台
方才在下面没看到的猴子,二层都看到了。 平台顶部的笼网铺了遮阳网,猴子们喜欢在这儿躲荫凉
黑毛白眉猴
如同熊山的下沉广场一样,二层观察视角设置的主观想法不是说二层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能让猴子们表现出特别的行为,让游客看到、体验到动物不同自然天性,只是——让整个笼舍不留盲区,无论猴子在哪里游客都能看到。
二层的视角确实能看到些不一样的,像人处在树上的视角——但动物园并没在有意引导和主动传达这一信息
平台地面全是水泥的。 如果加以改造,铺上枝叶、木屑等垫材,既能改善水泥地坚硬、夏天吸热冬天冰冷的缺点,又能给动物增加探索的机会
仅有个别笼舍,加了高低的木桩子,对猴子来说是个不错的座位,坐在上面也能让游客有更多机会观察它。
赤猴坐在木桩子上,这是个不错的座位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亚洲灵长动物馆利用平台的槽,铺了垫料
顺便一说,我真没想到熊山暴露在游客面前地那么彻底。
灵长类动物馆道路另一侧,与熊山隔了块小草坪,草坪这侧隔障是铁栏杆+电网。然后,却有两条石板小路将游客引领过去。我想, 熊山又是地上又是地下,整个运动场几乎都被参观道包围,草坪这块干嘛还修小路让游客过去?透过栏杆看体验也不好啊。
透过栏杆看体验也不好啊
我走近了发现, 栏杆内侧的电网距离栏杆很近,倘若我把胳膊伸进去、就能触碰电网
。如果游客、小朋友在这挑逗熊、投喂 (从栏杆空隙随意投食很容易)
,不小心幅度大了、碰到电网相当危险。虽然我没听到电流的声音。
电网的距离,其实比照片上看起来还要近。虽然只要遵守规则不接近就安全,但这块本来就不适合作游客的观察点
这两条小路,还是立个牌子禁止游客通行吧。还是那句话, 整个运动场几乎都被参观道包围,这个点没必要继续暴露着了
。
本篇先说到这里吧。